本教程针对不熟悉用ZEMAX设计场镜但有需求查看设计相关技术参数的使用者。本教程使用的软件为ZEMAX2016/2017,低版本的软件(如2003,2005,2009)操作与界面可能不相同,但同样可以作为参考,通过快捷键也可以调出部分窗口。
1、波长为546nm对应焦距的查看方法:
点击SystemExplorer(Ctrl+G)左侧会弹出对应的边栏,双击“Wavelength”会弹出“Wavelengthdata”(Ctrl+W)窗口,将主波长(勾选Primary的波长)修改为0.546,点击窗口下方的“close”,在程序界面最底端的EFFL的数值即为该镜头在546nm时的有效焦距。
2、波长为546nm对应组合焦距查看方法:
首先参考第一步将主波长设置为546nm,
点击Setup选项卡,在Editors栏位中点击右下角小箭头,打开MeritFunctionEditor(F6)。在MeritFunctionEditor中输入EFLY(此操作数是读取主波长下指定两个面的焦距),并输入需要的面号。组合焦距需要给出的焦距有:
lens1
lens1+len2
……
lens1+lens2+…+最后一片有焦距的透镜
具体设置如图所示,当输入所有需要读取的面之后,按下Ctrl+U刷新页面,在Value列就会显示出需要的数值。
3、后反点/内反点的查看
点击Analyze选项卡,选择StrayLight里的GhostFocusGenerator。在弹出的窗口中设置反射次数:singlebounce,最后一个面设置为保护窗的第二个面(此处为19面),勾选SaveFiles点击OK,生成的文件会保存在该设计文件的目录下。

打开生成的文件,文件名的数字对应了面号。依次打开文件就可以查看各个面反射的会聚点的位置。如图。
图中显示面的反射光在第三片镜片的表面上(也有可能在镜片内部,但在外部的不算),这样的反射点我们称之为内反点。若是在镜头之前会聚的点则称为后反点。
后反点位置的规范:后反点位置是根据相对M2振镜片而言的,在M2之前为负值,M2之后为正值。标记时说明产生后反点的面的面需要(注意此处镜头的第一面记为1st,与ZEMAX中的面号要有所区分,因为除了设计人员是看不到ZEMAX软件中的面号的。)若为发散的则不需要标出。
示例如下:
1st=14mm
2cd=-30mm
3nd=-1mm
……